• Home
  • 魚油的好處

魚油的好處

必需脂肪酸對身體健康很重要。* 由於您的身體無法製造這些必需脂肪酸,因此須通過飲食來獲取。Equazen佳健素多年的科學投資已應用於開發和創造Equazen佳健素今天的各類產品。 Equazen佳健素系列混合了不同比例的 Omega-3 和 Omega-6,針對不同的階段提供相應的 魚油 產品。*

為什麼脂肪和脂肪酸很重要?

膳食脂肪是我們日常飲食的一部分。它們屬於更大的一組稱為脂質的化合物。脂質有助於構建我們的細胞膜,對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至關重要——約佔大腦重量的 50-60%!在這些腦脂質中,大約 35% 由多不飽和脂肪酸 (PUFAs) 組成,其中包括 Omega-3 和 Omega-6 脂肪酸。必需脂肪酸 (EFA) 是PUFAs的一種,它不能由您的身體製造或儲存,必須通過食物或補充劑吸收。


為什麼脂肪很重要?

脂肪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它們儲存能量,是我們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組織提供隔離作用,緩沖我們的許多器官,並在我們的血液中攜帶維生素。此外,它們對於幫助我們從飲食中獲取所需的其他營養素很重要。更不用說它們對烹飪非常有用,可以增加很多風味,並改善我們食物的質地。有些人可能對脂肪有一些擔憂,這主要源於脂肪與體重增加的聯繫。脂肪因其能量儲存的能力而導致我們體重增加。當您將脂肪與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進行比較時,脂肪儲存的能量比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能量要多兩倍。1 克脂肪 = 9 卡路里1 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 = 4 卡路里


那脂肪酸呢?

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,當脂肪被分解時便產生脂肪酸。不同類型的脂肪由許多不同類型的脂肪酸製成,它們在我們體內有許多不同作用。了解有關脂肪酸類型的更多信息。**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必需脂肪酸(ALA)和(LA)。每天攝入 2 克 α 亞麻酸 (ALA) 和 10 克亞油酸 (LA) 可獲得有益效果。

silroc banner 12

DHA和EPA屬於奧米加-3多不飽和脂肪酸,而GLA則屬於結構中特殊的奧米加-6必需脂肪酸。人體不能自行合成EPA、DHA和GLA,因此必須從食物或營養補充劑中吸收。

EPA

EPA 奧米加-3 功能性不飽和脂肪酸 ( 二十碳五烯酸 )

  • EPA有助腦細胞溝通, 增強神經訊息傳遞
  • 提高協調力, 專注力, 控制情緒
  • 助DHA更穩健地維持在細胞結構
  • 心血管更富彈性, 減低壞血脂

DHA

DHA 奧米加-3 結構性不飽和脂肪酸 ( 二十二碳六烯酸 )

  • DHA是腦細胞及視網膜主要的組織成份。對腦部初期發展 (0-3歲) 極為重要

(*此表沒列出所有功能)

研究顯示,在合適比例的不同脂肪酸的相互作用下,腦細胞的訊息接收能力倍增,所產生的效益遠比個別成份更為顯著。佳健素除含有優質魚油外,更含有天然有機的月見草油(GLA),佳健素成份獨特,有助全面的補充及吸收。

silroc banner 13

GLA

GLA 奧米加-6 ( γ次亞麻油酸 )

  • GLA有助減少腦部破壞性發炎因子產生保護腦細胞
  • 幫助提升EPA效能
  • 平衡脂肪酸比例

精選產品

References1. Chemistry Encyclopedia. Fats and fatty acids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chemistryexplained.com/Di-Fa/Fats-and-Fatty-Acids.html Accessed August 2018.2. Food and Nutrition Information Center. How many calories are in one gram of fat, carbohydrate, or protein?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nal.usda.gov/fnic/how-many-calories-are-one-gram-fat-carbohydrate-or-protein Accessed August 2018.3. Biology Dictionary. Fatty acids definition. Available at: https://biologydictionary.net/fatty-acids Accessed August 2018.4. Healthline. Omega-3-6-9 fatty acids: a complete overview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nutrition/omega-3-6-9-overview#section4 Accessed August 2018.5. Liu JJ. Brain Res 2015 Feb 9; 220-246.